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政書類
列傳類
守恐罹樵牧之患昔信陵浊世之公子汉初蒙守冢之
介推
霸者之陪𨽻晋复启环山之封况如安者高德
卓然虽人隔本朝功讫前世穆然清风犹在庶物臣每
见郊丘所肆赦前代 (第 38a 页)
孙敖荡数奏甘毳食物所以
拥全神灵成育圣躬功德已亡量矣时岂豫知天下之
福而徼其报哉诚其仁恩内结于心也虽 介之推
割肌
以存君不足以比孝宣皇帝时臣上书言状幸得下吉
吉谦让不敢自伐删去臣辞专归美于组徵卿组徵卿 (第 5b 页)
 晋
   师服 士蔿 荀息 里克(丕/郑)庆郑 吕饴甥
    胥臣 狐突 狐偃(子射/姑)先轸  介推 

   处父 郤芮 郤缺 郤克 郤至 士会
   士燮 范丐 范鞅 赵衰 赵盾 赵武 (第 56b 页)
社南氏居于社北者呼之为社北氏所以为贱也又如 介之推
烛之武未必亡氏由国人所取信也故特标其
地以异于众凡以地命氏者不一而足六曰以姓为氏
姓之为氏与地之为氏 (第 5a 页)
 臣谨按四皓非显达之人其初不得受氏之祖故以
 所居为氏此三代之事也如 介之推
烛之武冀芮颍
 考叔之类是矣
济氏(以所居近济水故以为/氏襄阳有此姓见姓苑)巷氏(毛诗寺人/巷伯之后 (第 20a 页)
)艾氏(晏子/春秋)
(大夫艾孔之后即左传裔款也艾亦谓之艾陵齐鲁境/上山风俗通庞俭母艾氏南燕有牙门艾江又东平太)
(守艾铨唐有侍郎御史艾敬直北平人宋朝艾颍为御/史元礼登科艾早真州人元祐艾与言沂州人望出陇)
(西河南天水又河南官/氏志艾斤氏改为艾氏)柘氏(楚大夫以地为氏急就章/汉有柘温舒望出武陵)
烛氏(郑人烛之武不得氏以其居于烛地/故言烛之者犹言 介之推
佚之狐也)□氏(所嫁切/风俗通) (第 20a 页)
 县是也如此之类是为以郡命氏者也

春秋之时冀芮居冀地颍考叔居颍谷 介之推
烛之武
 并以地命氏者汉四皓亦然如绮里季居于绮里也
 其后有绮氏亦有绮里氏甪里先生居于甪里也其
 后 (第 12b 页)
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尽行赏周
襄王以弟带难出居郑地来告急晋晋初定欲发兵恐
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 介子推
推亦不言禄禄
亦不及推谓文公之兴天实启之而诸从亡者贪天之
功以为已力不可与处乃窜身绵上山中文公求之不 …… (第 18a 页)
获环其山而封之号介山曰以记吾过且旌善人事具 子推
传是时有从亡贱臣壶叔者请于文公曰君三行
赏赏不及臣敢请罪文公曰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
惠此受上赏辅我以 (第 18b 页)
 春秋
  晋
  师服 士蔿 荀息 里克(丕/郑)庆郑 吕饴甥
  胥臣 狐突 狐偃(子射/姑)先轸  介推 
阳处父 …… (第 1a 页)

介子推
文公之微臣也始文公去国从者五人将归即
位群臣多自以为功推窃耻之文公之元年秦送文公
至河咎犯曰臣从君周 …… (第 28b 页)
市于君固足羞也吾不
忍与同位乃自𨼆文公新立周襄王以弟带难出居郑
告急于晋文公方发兵是以赏从亡者未至 子推
子推
亦不言禄禄亦不及子推曰献公有子九人唯君在矣 (第 28b 页)
君固足羞也吾不
忍与同位乃自𨼆文公新立周襄王以弟带难出居郑
告急于晋文公方发兵是以赏从亡者未至子推 子推
亦不言禄禄亦不 (第 28b 页)
子推
曰献公有子九人唯君在矣 …… (第 28b 页)
诬乎窃人之
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已力乎下义其罪上赏
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子推
曰尤而效之罪有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禄母曰
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欲隐安用文之文
之是求显也其母曰 (第 29a 页)
能如此乎与女偕隐至死不复见 子推
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 …… (第 29a 页)
已上天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出
见其书曰此 介子推
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
之则亡遂求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上
山中而封之以为 (第 29b 页)
介推
田号介山曰以记吾过且旌善

阳处父晋大夫文公以为孤卿谓之阳太傅文公九年
楚斗辛请平于晋公使阳处父报 …… (第 29b 页)
有言曰因重而抚之仲虺有言曰亡者侮之乱者取
亡固存国之道也君其定卫以待时乎公从之平公
元年公与诸侯宴于温使诸大夫舞曰歌诗必类齐高
厚之诗不类献子 (第 87a 页)
章御座以为规诫举稍迁并州刺史太原一郡旧俗以 介子推
焚骨有龙忌之禁(龙星木之位也春见东方心/为大火惧火之盛故为之禁)
(火/也)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 (第 29b 页)
由是士民每冬中辄
一月寒食莫敢烟㸑老小不堪岁多死者举既到州乃
作吊书以置 子推
之庙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
之意以宣示愚民使还温食于是众惑稍解风俗颇革
转冀州刺史阳嘉三年司𨽻校 …… (第 29b 页)
昔者圣人建天地之中而谓之礼礼
者所以兴福祥之本而止祸乱之源也人能枉欲从礼
者则福归之顺情废礼者则祸归 之推
祸福之所应知
废兴之所由来也众礼之中婚礼为首故天子娶十二
天之数也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阳性纯而能 (第 47b 页)
徐光曰历代已来有斯灾几也光对曰
周汉魏晋皆有之虽天地之常事然明主未始不为变
所以敬天之怒也去年禁寒食 介推
帝乡之神也历代
所尊或者以为未宜替也一人吁嗟王道尚为之亏况 …… (第 51b 页)
不能令天下同尔介山
左右晋文之所封也宜任百姓奉之勒下书曰寒食既
并州之旧风朕生其俗不能异也前者外议以 子推

侯之臣王者不应为忌故从其议傥或由之而致斯灾
(第 52a 页)
子推
虽朕乡之神非法食者亦不得乱也尚书其促
检旧典定议以闻有司奏以 (第 52a 页)
子推
历代攸尊请普复寒
食更为殖嘉树立祠堂给户奉祀勒黄门郎韦謏驳曰
按春秋藏冰失道阴气发泄为雹自 (第 52a 页)
子推
以前雹者复 …… (第 52a 页)
何所致此自阴阳乖错所为耳且 子推
贤者曷为暴害
如此求之冥趣必不然矣今虽为冰室惧所藏之冰不
在固阴冱寒之地多皆川池之侧气泄为雹也以 (第 52b 页)
子推
忠贤令绵介之间奉之为允于天下则不通矣勒从之
于是迁冰室于重阴凝寒之所并州复寒食如初勒令
其太子省可尚 (第 52b 页)
 州于此后周废

隋开皇十六年析平遥置清世县大业初省入焉
(望/)武德初𨽻介州贞观元年州废属汾州
五代
(望/)

(下/)初属太原至元二年仍属汾州
明𨽻汾州府
国朝因之编户旧五十七里今四十坊里

  介休县(府东南七十里/)
周左传晋文公以绵上为 介之推
田后汉志界休有绵
 上聚
汉为界休县𨽻太原郡兼得邬县地
晋𨽻西河国后废
北魏太和八年复置介休县𨽻 (第 9a 页)
 灵石县桑平有义棠堡 五朝志永安有雀鼠谷
 汾水由义棠镇西南入雀鼠谷 唐地理志介休有
 雀鼠谷有介山 通考有雀鼠谷及 介子推
祠 水 (第 24a 页)
 恩寺 旧志二山对峙如驼峰而色黑故名
玉崖头在天龙山北
介岭 欧阳詹登龙兴寺阁野望诗短垣齐介岭片白
 指汾流 水经注晋阳城南旧有 介子推
祠地形志
 同(按北汉郭无为隐太原抱腹山刘钧求智谋者段/常荐无为以谏议大夫召之今太原无抱腹山当) …… (第 21a 页)
 持节都督并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太原成王之碑水

 上旧有梁清洴殒于梁下豫让死于津侧亦襄子解
 衣之所在也汾水西经晋阳城南旧有 介子推
祠前
 有碑庙宇倾颓惟单碑独存矣今文字剥落无可寻
 也 权德舆北平郡王马燧行状公初旋师以晋阳
 大卤 (第 22a 页)
 今滦水出翔皋而浍水南源出佛山是并翔皋山佛
 山胥名浍交东高山也
陵山在县西五里起覆釜山下
覆釜山在县西北十五里形似覆釜故名下有 介之推
 庙土人传晋文公立又名小绵山
丹山在县北二十里邑治发脉于此雨后时拾得丹砂 …… (第 45b 页)
 涧
团柏涧在县南五十里
北井沟泉在县北二里沟中甃泉为池
小潺涧在县东北五里古名白龙泉下为池一名银涧
 东流于霍会入汾
 灵石县
绵山在县东四十里 介子推
𨼆此一名介山高五里盘
 踞七里北跨介休东南接石膏山又东南接沁源霍 (第 50b 页)
 梁及岐注岐山在汾州介休县
绵山在县南四十里递高四十里𨽻县境二十五里形

 势绵亘林木丛郁 介子推
隐此一名介山山半有抱
 腹岩蟠踞百馀里东抵沁源北接介休南跨灵石一
 名横岭 左传襄公十三年晋侯蒐绵上 (第 14b 页)
以治兵定
 公六年赵简子逆宋乐祁饮之酒于绵上 后汉志
 注界休有界山有绵上聚左传曰晋文公以绵上为
  介子推
田界山推焚死之山故太原俗有寒食(袁崧/郡国)
 (志/同)杜预曰西河介休县名绵上 文公赏从亡者 (第 14b 页)

 子推
不言禄禄亦不及遂与母偕隐文公使人召之 (第 14b 页)
 则亡遂求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环而封之以
 为 介推
田号曰介山 庄子 (第 15a 页)
介子推
至忠也自割其
 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 (第 15a 页)
子推
怒而去抱木而燔死
  吕氏春秋负釜盖簦终身不见 水经注汾水又
 南与石桐水合即绵水也水出介休县之绵山 (第 15a 页)
北流
 径石桐寺西即 介子推
之祀也 王肃衰服要记曰
 挂树者起于 (第 15a 页)
介子推
子推晋之人也文公有内难出
 国之狄子推随其行割肉以续军粮后文公复国忽 (第 15a 页)
 南与石桐水合即绵水也水出介休县之绵山北流
 径石桐寺西即介子推之祀也 王肃衰服要记曰
 挂树者起于介子推 子推
晋之人也文公有内难出
 国之 (第 15a 页)
子推
随其行割肉以续军粮后文公复国忽 (第 15a 页)
 忘 子推
(第 15b 页)
子推
奉唱而歌文公始悟当受爵禄 (第 15b 页)
子推

 介山抱木而烧死国人葬之恐其神魂贾于地故作
 挂树焉石桐水又西流注于汾水 后汉周举传每
 冬中辄 (第 15b 页)
一月寒食以 子推
焚骸神灵不乐举火是 (第 15b 页)

 推
又以冬月亡矣 石勒传雹起西河介山历太原
 乐平武乡赵郡广平钜鹿千馀里树木摧拆禾稼荡
 然勒正服于东堂 (第 15b 页)
以问徐光光对曰去年禁寒食
 推
帝乡之神也历代所尊或者以为未宜替也纵不 …… (第 15b 页)
 能令天下同尔介山左右晋文之所封也宜任百姓
 奉之勒下书曰寒食既并州之旧风朕生其俗不能
 异也前者外议以 子推
诸侯之臣王者不应为忌故
 从其议倘或由之而致斯灾乎 (第 16a 页)
子推
虽朕乡之神非
 法食者亦不得乱也尚书其促检旧典定议以闻有
 司奏以 (第 16a 页)
子推
历代攸尊请普复寒食更为植嘉树立
 祠堂给户奉祀于是并州复寒食如初 后魏太和
 二十年二月癸丑诏介山之 (第 16a 页)
邑听为寒食自馀禁

 册府元龟龙星木之精也春见东方心为火之盛故
 为之禁火俗传 介子推
以此日被焚禁火 路史周
 举之书魏武之令汝南光贤傅陆翙邺中记皆谓 (第 16b 页)

 子推
以三月三日燔死而后世为之禁火予观琴操
 所记 (第 16b 页)
子推
之死乃五月五非三日也 祝志介山乂
 名介美山在介休县东南三十五里以 (第 16b 页)
介子推
隐此
 故名有庙在焉汉郡国志万泉县南十五里亦有介
 山俗传以推隐得名旧通志两存其说按晋侯赏从 (第 16b 页)
 亡者 介子推
不言禄禄亦弗及遂隐而死晋侯求之
 不获以绵上为田而旌其善介休县旧名绵山绵上
 即介休东南山也南跨灵石 …… (第 17a 页)
 以求而弗获若万泉者虽近于绛周围仅十里未必
 不获盖其屹然孤立故名为介后遂傅会以为推隐
 之处蒲州志已破其误又曰绵山在灵石县有 介子
 推
墓与沁水介休相连即介山也 日知录魏武帝
 令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 (第 17a 页)
 食云为 介子推
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
 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
 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楚辞九 (第 17b 页)
章惜往日介子忠而
 立枯兮文公悟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
 之优游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明文公在
 时 介子推
已死故以田禄其子也史记环绵上山中
 而封之以为 (第 17b 页)
介推
田号曰介山然则受此田者何人
 乎 忌坂相 (第 17b 页)
介子推
避晋文公于此李钟盛介山 …… (第 17b 页)
 洞狐岐胜水绕之
羬城山在县东南二十八里

蚕簇山在县东南三十里瓦瓮村山势高峻形似蚕簇
 一名簇蚕山
西谼谷在县东南三十里
东谼谷在县东南四十里四面如围幽深无际岩北向
 有 介子推
妹祠岩下有黑龙池名白牛泓岩高数仞
 周三里雨雪不侵巅有悬泉倒流岩中似瀑布
红山岭在东西谼谷间
狮鼻岩 …… (第 19b 页)
 汾陂 水经又南过平陶县东文水从西来流注之
  水经注汾水又南与石桐水合水出介休县之绵
 山北流径石桐寺西即 介子推
之祠也石桐水又西 (第 21a 页)
 万泉县

介山在县东十五里相传 介子推
隐此 地理志汾阴
 介山在南 师古曰介山在汾阴东北 唐志有介
 山 水经注邓邱在介山北即汾山也其山特 …… (第 44a 页)
 而悯推兮勤大禹于龙门晋太康记及地道记与

 永初记并言子推所逃隐于是山其实非也予按
 推
所隐者绵山也文公环而封之为 (第 44b 页)
介推
田号其山
 为介山杜预曰在西河介休县者是也 文颖谓其
 山特立郦道元谓高十馀里当以今之孤山为介山
  (第 44b 页)
 乃形胜地也
上岭在县北八十里多木
青石山在县北八十里山石如黛松柏环寺

绵山在县北百二十里高十里有奇盘踞百里连介山
 抱腹岩 俞汝为 介之推
辨绵山迥伏蜿蜒数百里
 若奥若堂若复若波而涧谷中冰雪齿齿入夏不消
 乃倚衡而叹曰焚何容易哉非丰茅广野 …… (第 27b 页)
 衣而盟许以女妻镕子昭诲
绵山在州东北九十里唐建承天军一名承天山又名
 紫金山泽发水出焉有介子庙妒女祠祠在娘子关
 泽发水上唐大历间建 妒女 介子推
妹也介子隐
 绵山晋俗禁火号寒食其妹于冬至后一日积薪炽
 火以变其俗兄禁火妹举火故谓之妒女后人胥祠 (第 39b 页)
 于绵山 元好问承天镇悬泉诗注平定土俗传

 子推
被焚其妹介山氏耻兄要君积薪自焚号曰妒
 女祠其碑大历中判官李諲撰辞旨殊谬至有百日
 积薪一日烧之之语 (第 39b 页)
塾壮游胶泮者犹荆璞未剖蓝石待凿悃
质纯干得全于天(纪云鹤平遥学记/)
周举汝阳人为并州刺史太原旧俗以 介子推
焚骸有
龙忌之禁至其亡月竞言神灵不乐举火士民每冬辄 (第 24b 页)
 世谓之西河在县直东十里旧唐志汉美稷县隋为
 隰城上元元年九月改为西河
永利西监宋置
禁火台南一里祀 介子推

卜子石室西北四十里谒泉山上有石室相传子夏居
 此旧志云石室去地五十丈层松饰岩列柏绮壁惟
 西崖得历级 …… (第 17a 页)
 休开皇初废
介州旧唐志武德元年于介休县置贞观初废
古平周县十三州志在县西五十里汉置隶西河郡

永安故县隋志永安有雀鼠谷
小灵石故县元志元初析灵石县置至元二年省入介
 休
忌坂西南十二里其坂壁立 介之推
避晋文公于此后
 人忌之
绵上聚左传晋文公求 (第 26b 页)
介之推
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
 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后汉志界休有绵上聚
郭林宗故宅北关郭家村今华严寺按郭有道介休人 (第 26b 页)
 万泉县
后土城旧志城北里许后魏于此置汾阴县
薛通城南百步邑人薛通以赫连勃勃东侵率宗族千
 馀筑城自固距汾阴城八十里唐初因故城置县址
 存 介子推
隐处介山巅相传晋文公 (第 41a 页)
介子推
绵上之田
 即此有碑剥落祠在孤山绝顶按孤山一名绵山介 …… (第 41a 页)
 介山在河东皮氏县东南今万泉西北境即河津界
 为秦皮氏邑是此地介山之名古矣且武帝祀汾阴
 礼首山皆在河中府则介山不宜独在汾州而广舆
 记 介子推
临晋人临晋亦河中府属以是知万泉绵
 上田之说不为无因
昆崙台在柏林相传汉光武登此祀风伯雨师 (第 41b 页)